一块小小的电话手表,因为当事人的疏忽导致丢失,结果动用各方力量追踪查找,且由2名环卫工悦配资,高温下在8吨垃圾中翻找4小时,终于找到。
结果是好的,可这件事却引发了广泛质疑,它到底值不值?
恐怕当地文旅和卢女士本人也没有想到,他们原以为的“正能量”“暖新闻”,却将他们双双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那么这件事为何引发质疑?各方对此又是如何回应的?
环卫工徒手翻8吨垃圾找手表
事情的起因,源自于一名姓卢的女士的感谢视频,视频中卢女士满脸笑容的表示,自己在大同的旅游是非常幸运的,而这份幸运,又是由很多人的善良组成的。
卢女士的这条视频,本意是想要强调四个字:暖心大同。但没想到,视频一经发布,却迅速引发了争议,卢女士满面桃花的笑容,也被网友认为是“得意”。
这件事还要从7月1日说起,来自深圳的卢女士,带着孩子在太原游玩一圈后,于当天乘坐高铁从太原赶往大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而在乘坐高铁时悦配资,卢女士的孩子将电话手表,塞进了高铁上提供的纸质垃圾袋,下高铁时孩子忘了,大人也都没有注意到。
等到卢女士发现后,高铁早已经走了,起初她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救,也通过电话手表的定位功能,发现手表仍在高铁站,也就是说,手表很可能被当做垃圾处理了。
尽管能够查到定位,但想要真正找到手表,其实无异于大海捞针,卢女士也懂得这个道理,再加上为了赶行程,卢女士当时放弃寻找离开了。
但没想到第二天,不甘心的卢女士,又拨打了12315投诉热线,向当地城管局进行求助。
城管局接到求助后,立刻对手表进行了追踪,结果发现手表已经到了垃圾中转站的挤压箱中。
尽管此时再想找到手表,已经是难上加难,但当地各方都没有放弃,在紧急联系和调度之下,环卫公司将挤压箱8吨的垃圾,卸在了一处空地。
而后派出了2名环卫工人,从下午一点多开始找,两名环卫工就这么在山一样的垃圾中,徒手翻找了4个小时,最终总算是找到了手表,手表也在当天晚上,交到了卢女士手中。
这件事发生后,不少山西媒体接连进行了报道,卢女士也发布了感谢视频。
结果没想到悦配资,这件事并没有引来网友拍手称赞,反而引发了广泛质疑。
山西文旅“天塌了”
这条“暖心新闻”之所以引发争议其实很好理解,首先,事情的起因源自于卢女士一方的粗心大意,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结果她在明知手表被当垃圾处理的情况下,“不甘心”的向当地部分求助。
另一方面,大同近来天气炎热,事发当天更是逼近40度高温,在这种天气下,垃圾会快速发酵,那种酸臭刺鼻的味道,想必大家都有过感受。
可在如此炎热加酸臭的情况下,让2名环卫工在8吨垃圾中翻找手表,真的值得吗?
有网友对此更是调侃称,卢女士得到了手表,领导得到了功劳,环卫工却得到了汗水。
更有网友质疑称,在环卫工如此艰难的帮助卢女士找回了手表后,她是不是应该有所回报,而不是简单的发个视频点个赞。
再者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成本的,而寻找手表的过程中,成本可能已经超过了手表本身的价值,那么这些成本,又是由谁来承担的?
对此澎湃新闻毫不客气的指出,这件事所产生的成本,实际上是由环卫工人承担,而他们会承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保住工作的需要。
而且这并不属于环卫工的本职工作,且又是在高温、恶劣的环境下持续付出4小时,是不是应该支付额外报酬。
有消息称,手表找到后卢女士曾发送红包,但环卫工人选择了婉拒,可如果是有关部门支付额外的“报酬”,环卫工人还会拒绝吗?
对于很多底层人来说,他们是善良的,额外的奖励不要,只要自己应得的东西,但不能因此就让环卫工白白付出。
眼看着舆论不断发酵,大同市城管局的副局长也站出来进行了回应。
但没想到,副局长的一番解释,同样没能打消质疑,反而让网友产生了更多不理解。
澎湃新闻更是发声表示,如果是副局长本人冒着高温翻找8吨垃圾,这条新闻将非常值得报道,但可惜执行者是两名环卫工,所以这并不值得报道。
那么对于这件事情,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