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晴的广东韶关新丰县遥田镇江下村富瑞众投,一辆满载鲜鸡蛋的货车稳稳驶过崭新的水泥路,驶向珠三角市场。不远处,50万羽蛋鸡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忙碌地分拣着当日产出的鸡蛋。
在这个曾经产业薄弱的小镇,“代表联络站夜灯常亮、专题议事会板凳常热”已成新风景。通过化解土地矛盾、阵地升级打通服务堵点、监督革新盘活沉睡资源等形式,遥田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到产业项目的推进中,探索出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态势的镇域突围之路。
把“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地租出去之后,我们自己要用时怎么办?”
“养鸡场进来了,会不会破坏村里的环境?”
“租金又不高,我们也不急着用钱,为什么要租出去呢?”……
2024年,遥田镇江下村引进蛋鸡产业园时,不少村民心存疑虑,不想把自家的闲置地租出去。当年7月,遥田镇第四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去江下村调研,发现该项目因土地流转问题已停滞了长达四个月。
联络站的代表们在调研中发现,村民担心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担心租金过低,二是惧怕环境污染。
为此,联络站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议事会。人大代表与村民、村干部聚在一起,商讨产业园的土地流转问题。“要让农民从旁观者变成受益者,他们才有动力来支持这个项目。”遥田镇第四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县、镇人大代表赖忠于回忆,当时,代表们拿着产业园的规划图,现场给村民算了两笔帐,一笔是“生态账”,解释了产业园的环保措施;一笔是“经济账”,列出了土地流转金+基地务工+村集体分红的“三重收益”。
“我们给村民详细分析了项目落地之后给村里带来的利好,”遥田镇党委副书记、镇人大代表、产业专业小组副组长李瀚韬记得,在议事会上,代表们告诉村民,产业园建起来之后,附近的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都会相应完善富瑞众投,同时,企业也承诺了会优先聘用本村村民,将给村里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这些项目解读和利好政策最终打动了村民,僵局迎刃而解。该项目已于2025年3月完成首期鸡舍建设,投产10万羽鸡苗,同时企业在本村招聘了10余名工人。村民、村集体和企业实现了“三赢”。
“在引进蛋鸡产业园的过程中,我们的片区联络站就发挥了‘基层传感器+产业瞭望塔’的双重效能,”遥田镇人大主席陈春娴介绍,遥田镇共有5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1个产业专业小组及1个产业联系点,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片区联络站会不定期组织驻站人大代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召开议事会、提出代表建议、加强跟踪督办等方式,助力解决项目“流转难”“审批难”“施工难”等问题,推动项目落地“零障碍”“零距离”。
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片区联络站和产业联系点形成了遥田镇的“三级阵地”。在中心联络站,设立了产业项目议事厅,建立了民意汇集机制和产业项目监督库,实时更新产业项目进度情况、相关意见建议及办理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遥田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共收集了产业发展领域事项意见16件,通过产业项目议事厅召开产业发展专题议事会8次,成功办结16件,助推15个项目落地投产,4个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切实打通联系人大代表和服务群众、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联系点带来了乡村“产业路”
如果说片区联络站是“基层传感器+产业瞭望塔”,那么人大代表产业联系点就是产业资源链接的“快车道”。
在高墩村和茶江村,通往高墩家禽养殖场、高墩兴遥蔬菜三产融合基地和茶江五指毛桃种植基地等多个产业园的产业路是产业园原料和产品进出的必经之路,但是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坑坑洼洼,运输十分不便,这一直是企业的“心头病”。
企业将自己的困扰反映到镇人大产业联系点后,联系点的代表迅速展开调研。“那里的路一下雨就过不去,影响了产业园的运营,代表们都觉得应该去推动一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镇人大代表陈志社说。调研之后,代表们把企业的意见收集好,提交了相关建议,最终争取到了100多万资金,铺好了这条“产业路”。“路修好之后,企业都过来感谢代表,通过这件事他们也对我们镇的营商环境更有信心了,表示要把产业做好。”
据了解,人大代表产业联系点就建在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产业联系点的人大代表会参与到资源整合、科学选址、流转土地、代跑审批、对接群众等各方面,第一时间将企业需求反馈给有关部门,镇人大监督政府有关部门服务各类投资主体,协调各方力量为企业争取各项惠企政策和资源要素,发挥产业发展平台“联络员”的作用。
产业联系点还充分利用省人大、省环保集团驻镇帮扶工作队及镇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遥兴果蔬种植基地建设种植大棚约100亩,极大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争取到产业扶持资金,帮助高墩村乡村振兴车间完善空调设备,极大改善务工环境;邀请省农科院、东莞理工学院等科学院所及本土专家开展农业产业等培训9场,惠及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178人次,大力培育支持本地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为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蓄积势能。
“我们镇原来项目少,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省环保集团从2021年7月开始帮扶我们后,帮助我们引进了不少项目。”李瀚韬说,面对这个发展机遇,遥田镇的人大代表积极性也比较高,想去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产业专业小组促成闲置小学变工厂
高墩村废弃多年的小学操场,如今成了机器轰鸣的车间。而去年此时,这里还是村民不愿出租的“情怀场地”。
在遥田镇,来自企业、合作社等行业的11名人大代表组成了产业专业小组。2024年6月,该小组代表在调研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时,看到有几所小学被闲置了多年,于是提出“农村多所已停办的学校资产闲置,可以盘活利用发展民宿、研学基地、加工车间等特色产业”。
该建议得到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联丰村闲置小学建成优质大米加工基地,实现机械化稻谷烘干、科学化恒温储粮、自动化大米加工;高墩村闲置小学建成手机壳加工乡村振兴车间,创造固定就业岗位约400个和固定租金收入4万元。左坑村闲置小学已经引进仿真竹加工厂,正准备进场建设成乡村振兴车间。
2025年,遥田镇人大将产业项目建设、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情况列为重点监督事项,组织开展代表监督、视察等活动24次,代表提出意见建议30条,及时将有关企业难题、群众意见、代表建议转化为党委决策重要参考,转化为镇政府履职目标任务,提高有关产业资金使用绩效,加快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投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吴璇
受访对象供图
南都政务新闻部出品富瑞众投
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